一直以来就想玩胶片,但是由于本人是懒癌患者,实在怕麻烦, 但对胶片的色调又一往情深。前些时间心血来潮重新修了一些以前旅行拍的旧照片,企图达到以假乱真的胶片感,就网友反映看来效果还不错,今天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后期心得。
器材:单反老古董,尼康D90套机,拍些没有高要求的旅行记录刚刚够用,轻便而且旅行中难免的磕碰还不心疼。
前期:仁者见仁吧,但是如果想调胶片感,个人觉得有些故事性的画面更有意思,比较风景中的人物,街景里的人物和车辆。
后期软件:Lightroom,强大的照片后期软件,采取批量修改加微调的方法很有效率,前期建议保存包含更多细节的RAW格式。
后期思路:后期思路要注意胶片成像的几个特点:高分辨率,高锐度,大宽容度(简单的说就是亮的地方不会看起来过曝,暗的地方也不会死黑),颗粒感,丰富甚至略带夸张的色彩,蓝绿调或者红黄调的体现(黑色的地方有淡淡的青色或者高光部分有些淡淡的橙色)。通过后期在LR中的的调整,使照片尽量达到这样特点。
下面举一个典型的栗子具体分析一下,旅行中随意拍的一张lowlow的街景,后期之后故事感也有了,瞬间高大上起来有木有。
修改前后对比图
第一步:拉曲线
先通过色调曲线拉出胶片色的基调,RGB通道平滑的S曲线降低高光提升暗部(对应胶片的大宽容度),蓝绿通道同时提高暗部(对应胶片暗部独特的青色),蓝色通道提高高光部位(对应胶片亮部的黄色得到提高)。P.S.网上有很多预设中的曲线可以套用,但是了解原理(RGB通道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特点:红+绿=黄,蓝+绿=青,红+蓝=洋红,绿+蓝+红=白)自己做微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颜色。
第二步:调整基础参数
有了胶片的基础色调,现在对LR里的基本项进行调整,白平衡、曝光度、对比度根据前期的特点进行微调。对于降高光和提阴影是一般情况下要做的(对应胶片的大宽容度,是不是一下子各种细节就出来了哈哈哈),增加一些清晰度(对应胶片的高分辨率,同时会增加一些立体感,当然这只是“相机不够,后期来凑”的方法,和真正的胶片还是没法比),增加一些鲜艳度或饱和度(对应胶片丰富饱满的色彩)。做完一二两步色彩基本上就调好了,后面要对细节和质感进行加强。
第三步:调整色相饱和度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些调整。比如照片中的绿色的饱和度稍高,可以适当降一些饱和度,让整体色调更加统一。有些时候天空的蓝色也是调整的重点,增加蓝色的饱和度调整蓝色的亮度都可以是天空看上去色彩更加丰富更加有质感,这张图天空部分不多就没有调整,大家遇到可以尝试,效果很明显。
第四步:调整锐度
调整细节部分,增加锐化(对应胶片的高锐度),适当减少杂色。让相片看起来画质有所提高,细节更加清楚,是相机本身达不到高要求的补救方法。但是不要修得太过,适当调整即可,不然看上去会失真。下面的细节对比图可以看出具体的效果。
第五步:添加颗粒效果
增加颗粒(对应胶片的颗粒感),颗粒感也是区别胶片和数码的重要特点,一些细腻的颗粒可以让照片更有“旧”味道,质感也就不一样了。还可以根据喜欢添加一些暗角,也是一个“变胶片”的方式。这样一张有胶片感的照片就修好了。
别忘了最后一步
旅行照片如果一张一张修人会疯掉的,所以能批量修改很重要。保存修改预设,以后就方便了。
器材:单反老古董,尼康D90套机,拍些没有高要求的旅行记录刚刚够用,轻便而且旅行中难免的磕碰还不心疼。
前期:仁者见仁吧,但是如果想调胶片感,个人觉得有些故事性的画面更有意思,比较风景中的人物,街景里的人物和车辆。
后期软件:Lightroom,强大的照片后期软件,采取批量修改加微调的方法很有效率,前期建议保存包含更多细节的RAW格式。
后期思路:后期思路要注意胶片成像的几个特点:高分辨率,高锐度,大宽容度(简单的说就是亮的地方不会看起来过曝,暗的地方也不会死黑),颗粒感,丰富甚至略带夸张的色彩,蓝绿调或者红黄调的体现(黑色的地方有淡淡的青色或者高光部分有些淡淡的橙色)。通过后期在LR中的的调整,使照片尽量达到这样特点。
下面举一个典型的栗子具体分析一下,旅行中随意拍的一张lowlow的街景,后期之后故事感也有了,瞬间高大上起来有木有。
修改前后对比图
第一步:拉曲线
先通过色调曲线拉出胶片色的基调,RGB通道平滑的S曲线降低高光提升暗部(对应胶片的大宽容度),蓝绿通道同时提高暗部(对应胶片暗部独特的青色),蓝色通道提高高光部位(对应胶片亮部的黄色得到提高)。P.S.网上有很多预设中的曲线可以套用,但是了解原理(RGB通道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特点:红+绿=黄,蓝+绿=青,红+蓝=洋红,绿+蓝+红=白)自己做微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颜色。
第二步:调整基础参数
有了胶片的基础色调,现在对LR里的基本项进行调整,白平衡、曝光度、对比度根据前期的特点进行微调。对于降高光和提阴影是一般情况下要做的(对应胶片的大宽容度,是不是一下子各种细节就出来了哈哈哈),增加一些清晰度(对应胶片的高分辨率,同时会增加一些立体感,当然这只是“相机不够,后期来凑”的方法,和真正的胶片还是没法比),增加一些鲜艳度或饱和度(对应胶片丰富饱满的色彩)。做完一二两步色彩基本上就调好了,后面要对细节和质感进行加强。
第三步:调整色相饱和度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些调整。比如照片中的绿色的饱和度稍高,可以适当降一些饱和度,让整体色调更加统一。有些时候天空的蓝色也是调整的重点,增加蓝色的饱和度调整蓝色的亮度都可以是天空看上去色彩更加丰富更加有质感,这张图天空部分不多就没有调整,大家遇到可以尝试,效果很明显。
第四步:调整锐度
调整细节部分,增加锐化(对应胶片的高锐度),适当减少杂色。让相片看起来画质有所提高,细节更加清楚,是相机本身达不到高要求的补救方法。但是不要修得太过,适当调整即可,不然看上去会失真。下面的细节对比图可以看出具体的效果。
第五步:添加颗粒效果
增加颗粒(对应胶片的颗粒感),颗粒感也是区别胶片和数码的重要特点,一些细腻的颗粒可以让照片更有“旧”味道,质感也就不一样了。还可以根据喜欢添加一些暗角,也是一个“变胶片”的方式。这样一张有胶片感的照片就修好了。
别忘了最后一步
旅行照片如果一张一张修人会疯掉的,所以能批量修改很重要。保存修改预设,以后就方便了。